当前位置:首页 > 住建要闻
焦作市2017年城市集中供热实施方案
发布时间:2017-03-29  阅读次数:7244
一、基本情况
截止目前,焦作市共有家供热企业,分别为绿源热力有限公司、新区热力、正润热力和李封电厂。城市居民集中供热企业主要为市绿源热力公司,承担着居民、学校、宾馆、医院及机关事业单位的供暖任务。供热区域以南水北调为分界,左岸为西部龙源电厂热源,右岸为东部万方电厂热源。目前,全市已发展集中供热面积2433万平方米,其中居民1940.5万平方米,非居民492.5万平方米。其中绿源热力共发展供热面积1861万平方米,占76.5%。
二、工作目标
2017年总投资1.02亿元,建设供热管网20.3公里,换热站24座,发展面积400万平方米,集中供热普及率80%。建成区内,严禁燃煤散烧,在供热管网未覆盖区域按照宜气则气,宜电则电原则。
工作任务
(一)强化供热管网配套设施建设。
1、供热管网建设(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)。投资4604万元,铺设9条供热管网,长度20.3公里,主要包括瑞丰路(解放西路-跃进路)、跃进路(涟深河桥-白马门河桥)、解放西路(怡光路-光华路)、新华街(和平街-烈士街)、焦东路(建设路-工业路)、映湖路(民主路-普济路)、民主路(龙源路-世纪路)、世纪路(民主路-迎宾路)和韩愈路(民主路-迎宾路)。
责任单位:市住建局、市发改委、市规划局、市环保局、市城管局、热力企业。
2、工业蒸汽管网建设(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)。继续与产业集聚区主要企业佰俐联、多氟多等企业进行沟通,逐步加快蒸汽管网建设步伐,计划投资投资3500万元,铺设蒸汽管网11.4公里,逐步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供热蒸汽,有效改善焦作大气环境。
责任单位:市发改委、市规划局、市工信委、市城管局、热力企业。
3、供热智能化建设(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)。配合焦作市智慧城市建设,计划投资2168万元,对所有热力站实施智能化改造,解决供热一级网、二级网平衡问题,提高供热质量;完善居民热计量表超声波远传改造工作,实现了数字化供热;加大供热售卖系统整合,逐步开通银行自主缴费、微信平台自主缴费等多种缴费方式。
    责任单位:市住建局、热力企业。
(二)规范整合热力市场(2017年3月至2017年7月)。依照《焦作市城市集中供热项目特许经营》方案,继续组织寰慧集团实施启动热力市场并购工作,与正润热能、新区热电厂加大沟通协调,通过市场化方式,实施清产核资、资产评估、协商确认、净资产的收购及变更股权。
责任单位:示范区政府、市住建局、市工信委、法制办、热力企业。
(三)既有建筑供热发展(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)。加大老城区既有建筑供热发展,采取庭院管网建设费阶梯优惠、分次缴费等政策,提高既有用户入网积极性。各辖区政府要组织办事处、社区,明确专人入楼进户宣传,做好既有用户的入网工作。
责任单位:五城区政府、市住建局、市规划局、热力企业。
(四)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供热。在集中供热管网未覆盖区域,积极推进燃气、电锅炉供热替代燃煤锅炉采暖。2017年3月底前,市发改委出台“气代煤”“电代煤”工作实施方案及专项补贴资金发放办法。2017年10月底前,对产业集聚区20蒸吨及以下燃煤供热锅炉,环保部门负责督促拆除。2017年10月底前,工信委负责建成区内严禁燃煤散烧。
责任单位:市发改委、市环保局、市工信委、市质监局、市住建局。
保障措施
(一)组织保障。市政府将供暖工程列入2017年重要民生实事之一,专项解决供暖实施过程中以及近几年需要解决的遗留问题,明确责任、建立台账、倒排工期,定期召开工作例会,加大市委、市政府督查室督导力度,强力推进项目建设。
(二)资金保障。热力企业拓展融资渠道,设立供热工程建设专项资金,专款专用,2017年供热建设资金已落实,积极扶持企业争取中央补助及环保资金,确保项目顺利进行。
(三)技术保障。组织技术过硬的施工、监理队伍,成立专项项目部,严把质量、安全关,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控各项措施,文明施工,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。
(四)宣传保障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、企业网站、微信公众平台,广泛宣传供热发展的重要性,采取召开座谈会,人大政协委员、公众参与,入户专访等多种方式宣传,切实将供热发展做成深入民心,惠及民众,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。
 
 
信息来源:焦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版权所有 河南省焦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地址:焦作市站前路88号   电话:0391-3557200   传真:0391-3557211   邮箱: 3557200@163.com
网站标识码 4108000020   豫ICP备10205944号   

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101号